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
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水稻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倒伏。水稻倒伏一般发生在抽穗后,尤其在谷粒灌浆期最容易发生。水稻倒伏有两种情况:一是基部倒伏,二是折干倒伏。相对来说,基部倒伏的情况比较多。水稻倒伏一般主要发生是在籽粒充实阶段,如果正值多雨季节,水稻茎秆柔而不坚,易弯折,由于茎秆(80-120厘米)上顶着重穗,就容易偏心倾斜而倒伏。
水稻倒伏的原因主要有:
1、品种不抗倒。不抗倒的品种主要是茎秆细长,叶片长的品种。
2、施氨过多。肥料并不是越多越好,特别是氨肥过多极易引起茎叶徒长,植株增高,易形成“头重脚轻”的稻株,遇上风雨就容易倒伏。
3、过度密植。世道栽培都有一定的密度要求,如果过密,封行过早,就会影响群体的通风透光,促使基部茎秆纤弱,支持力小,一遇大风就容易吹到。
4、长期灌溉。大水漫灌对水稻来说并不是好事。这样容易使稻根造成无氧呼吸,使稻株茎秆柔软而易倒伏。
5、病虫害。如稻飞螟、纹枯病等的危害,是茎秆组织被破坏,风雨一来也易倒伏。
水稻一旦倒伏,对产量有较大的影响。因为水稻倒伏主要发生在籽粒充实阶段。倒伏的水稻往往不能很好的进行光合作用,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就少,因而灌浆不好,籽粒不饱满,甚至形成秕粒,当然产量不可能很高。农民形容小麦倒伏的危害性,叫做“麦倒一把草”,对水稻来说也是这个道理。
网站帮助 | 隐私保护 | 网站管理 |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:定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:定南县信息中心
Copyright © www.dingnan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5004846号 新闻宣传质量监督电话/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797-4291220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在线举报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客户端 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赣公网安备 3607280236073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:3607280002